客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系,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学问,形成独具特色的学问体系。客家研究自徐旭曾开创以来,经罗香林先生于1933年首倡成立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客家学(Hakkaology),再由史学家吴泽于1989年倡议建立客家学,已经渐入佳境,成果倍增。客家学以客家族群为研究对象,打破学科之间固有的壁垒,融合社会人文学科及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,旨在科学地揭示客家族群的特质,促进中华优秀传统学问的传承与发展,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,嘉应学院先后开设“客家学概论”“客家民俗与学问”“客家方言学”“客家音乐学”等客家学课程。2018年1月,客家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、梅州市政府联合申报的“客家学”,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,为建立客家学学科迈出了第一步。
“客家学研究丛书”是客家研究院为推进客家学学科建设打造的成果出版平台,目前累计出版5辑近30册,在学术界已有一定影响。为取得更大的创新和突破,需要进一步统合全校多个学科专业,以学科交叉与合作的方式,形成跨学科研究客家的理论和方法。为促进客家特色科研与教学,加强客家学问传承与发展,彰显嘉应学院办学特色,推进客家学学科建设,打造“大客家”教学与科研平台,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现面向全校各学科教师和研究人员公开征集“客家学研究丛书”书稿,以期推动“大客家”研究与教学格局的形成与发展。
书稿内容不限学科专业,但必须与客家紧密相关。文字格式,请参考暨南大学出版社要求。研究院将邀请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相关专家,对书稿进行匿名审核。审核通过的书稿将列入“客家学研究丛书”,全额资助在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有意投稿者,请将书稿内容发到邮箱:hakka2007@163.com,联系电话0753-2186779(潘老师)。本辑截止时间:2020年9月30日
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
2020年8月28日